分类信息
各地考试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安招警 » 模拟试题 » 行政能力测试 » 正文

2013年招警行测全真模拟预测试卷2答案


时间:2013-05-26 来源:公安招警考试网 浏览次数:99  【华夏培训网: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1.【答案】B。解析:分析句意可知,第一空既要与包容相关,又要与卑躬屈膝构成反义对应。四个选项中只有盛气凌人符合要求。目空

1.【答案】B。解析:分析句意可知,第一空既要与“包容”相关,又要与“卑躬屈膝”构成反义对应。四个选项中只有“盛气凌人”符合要求。“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强调的都是自身很骄傲,都与“包容”无关,排除A、C。“仗势欺人”指依靠权势欺压人。句中没有提到权势的问题,故“仗势欺人”与句意不符,排除D。盛气凌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其中“骄傲自大”的含义与“卑躬屈膝”对应,“气势逼人”的含义又体现了对他人的不包容。故本题答案为B。
  2.【答案】C。解析:句子是在形容对生活中各种事情(特别是不如意的事情)的态度。这不是保持快乐或者心态平和就可以的.关键是能否看得开,故排除A、B。“宽容”一般是针对人而不是针对事的。“达观”是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3.【答案】D。解析:由“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不自觉,中国的年轻作家也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可知,文学的“泛娱乐化”已经是大势所趋,难以阻挡,“势不可挡”符合题意。“泛滥成灾”、“成为定局”词义太重,排除A、B。C项“日益壮大”用在此处搭配不当,排除。因此本题答案选D。 
  4.【答案】C。解析:句意是在称赞这篇调查。“无可厚非”是指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或批评的,多用来表示虽有缺点,但无伤大体,可以原谅。“无可非议”是指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句意并没有提到这篇报告有缺点,也没有说要指责.所以这两个成语意思不符,排除A、B。“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是贬义词。排除D。C项“无懈可击”与“逻辑严密、证据充分”相呼应,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5.【答案】D。解析:由“人心日下,国将不国”可知,世道是不理想的,故首先排除A。“凄楚”一般是指曲调或境遇凄凉悲哀,与“世道”搭配不妥,排除B。句中要填的是形容词,而“浇灌”是动词,排除C。浇漓:不朴素敦厚,浮薄。多用于指社会风气,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 
  6.【答案】D。解析:由第一空可知,“……的雄才大略和宽广胸怀”不是“诗词手稿”表达的内容,故排除B。“宏阔磅礴”修饰的是诗词手稿的某一方面,根据常识不可能是“气节”、“声势”,故排除A、C。本题答案为D。 
  7.【答案】B。解析:从文中可以看出“简单的词序变化”与“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式认识的深化”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的关系,所以用“不是……而是……”合适。第三空选“突出”与前面的“更加重视”相对应。 
  8.【答案】C。解析:第一空中,作为专业人士的科学家在向相关领导介绍专业知识时,应是尽量使自己的介绍使对方容易理解。“语重心长”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的教育,与语境不符,排除D。“郑重其事”和“不遗余力”侧重于态度的认真和努力,“深入浅出”侧重于有技巧,“深入浅出”更符合句意。本题答案为C。 
  9.【答案】B。解析:①句考查的是关联词语的搭配,通常与“还”搭配的词语是“不光”、“不只”、“不仅”,可首先排除C。②句中与“常常”相对,“偶尔”最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 
  10.【答案】C。解析:通过文段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拥有无私境界的人持很强的褒扬色彩,“摒弃”、“信服”相对于其他的词语更能表达出这种褒扬色彩,C项当选。 
  11.【答案】C。解析:C项句子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更确切地来说,是比喻中的暗喻。比喻与比拟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①句法结构有明显的不同。比喻句一般都是“主一谓一宾”式,主语与宾语之问通常靠“好像、是、仿佛”等比喻阋连接:而比拟句一般为“主一谓”式,谓语一般为表示某个动作或情状的动词或形容词充当。②比喻句中可以本体与喻体同时出现,也可省略本体,但无论如何必须出现喻体,在本题中喻体为“一头沉睡未醒的睡狮”;比拟句中一般不出现拟体,只出现本体,例如: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这个比拟旬中,把沙果、西瓜、花儿、豌豆都比作人,但“人”这个喻体却没有出现。 
  12.【答案】D。解析:A项偷换主语,前半句的主语是“组委会”,后半旬的主语为“科学家”。B项,“榜首”指第一、三家企业不能同时“位列第一”。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虽然”应放句首,且成分残缺,应是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前景”或“形势”不容乐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D。解析:A项,语序不当,“各”应放“取”前。B项,“皱纹”与“根”搭配不当。C项,“闻到”与“狂笑”搭配不当。 
  14.【答案】C。解析:C项主谓搭配不当,“放弃休假,提前完成了工作任务”的只能是“人”,而不能是“机器”,可删除“200台机器”。 
  15.【答案】D。解析:A项,“无论”与“也”搭配不当,可把“无论”改为“即使”。B项,人称代词使用不当,句末“你”应改为“他”。C项,介词误用,“关于”改为“对于”;谓语残缺,可在“引起”前加“希望”。 
  16.【答案】D。解析:A项错误,“导致”与“影响”搭配不当。B项错误,“改善民生”与“关注民生”位置应该互换。C项错误,“能否”与“有利保障”属于两面对一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7.【答案】C。解析:A项句式杂糅,“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可改为“关键在于知识”或者“知识起决定性作用”。B项“平均为48.7%左右”表述不当。D项成分残缺,在“学风建设”后加“等议题”。 
  18.【答案】D。解析: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可改为“如果他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巨大损失,长期以来所恪守的诚信待人的美好品德也会丧失”。B项主客倒置,应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是个陌生的概念”。C项偷换主语,后面的“扬言”“加大轰炸力度”的主语为北约,而不是邵云环同志。本题答案选D。 
  19.【答案】D.解析:D项中的“它,,指代不明,既可指方形的土木建筑,也可指长方形的土木建筑。另外,“便已”前应加一个时间段,从而使句意表达更清楚。 
  20【答案】C。解析:A项动宾搭配不当,“报告”可以倾听,不能注视,可删除“注视和”。B项“威慑”本身已含有“使人……”的意思,与句中的“令人”语意重复。D项“这件”只能与“好事”搭配,“好人”不能用“这件”修饰,可删除“好人”。“高低”是两面,“增长”是一面,但吸收储蓄额的高或者低都是一种流动资金的增长,所以并不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语病。故正确答案是C。 
  21.【答案】D。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罗盘针的使用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条件,而新航路的开辟又刺激了欧洲工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由此可见,文段想表达的是罗盘针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故答案为D。其他三项都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 
  22.【答案】D。解析:文段一开始就表明了观点:中国历史上盛世的出现与法制的相对健全是分不开的。接着后文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详细阐述。故D项是对文意的正确理解。A、C两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B项“法制促成盛世。这是一条必然规律”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文段只说“法制是推动盛世出现的条件”,不一定就能促成盛世。故本题答案为D。 
  23.【答案】B。解析:文段共三句话:首句讲宗教是一种自然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次句讲宗教最初源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的局限,尾句讲道界性宗教的形成有其阶级根源。综合起来即B项“描述了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和阶级根源”。 
  24.【答案】D。解析:本题可采取排除法。A项“对执行死刑的目的”甲乙两人的理解是相同的,都认为是对十恶不赦的罪犯的惩罚以及对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震慑,排除;B项“产生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在对话中没有提及,排除C项根据“至少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一般的公民往往以为只有死刑才是严厉的”可知甲乙两人对是否大多数人都接受死刑的理解是一致的,排除C。故本题答案为D。 
  25.【答案】A。解析:文段由文学批评中的“知人论世”引出接受美学的“视野融合”原则,最后得出结论:“讨论作品的接受就不能不牵涉到时事变迁”,可知,A项的“必须考虑读者所处的时代因素”与此相符。D项说的是“知人论世”。B、C项表述无中生有,均可排除。本题答案为A。 
  26.【答案】C。解析:文段首句强调“更有一万个理由要求这个职业不能踩踏底线”,接着又说“弃守底线,不管是……还是……,将一切推责给外在的环境,都是对职业伦理的戕害”。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找任何借口和理由去践踏职业道德底线,故C项正确。 
  27.【答案】C。解析:由“但”可知,题干句子为转折句,转折前后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所以“未来”应与“短期”相对,A项“马上、立刻”与B项“不久的将来”都与“短期”意思相近,故不是对文中“未来”的准确理解,排除A、B。题干句子是对经济前景的一种预估,“很久以后”的表述太笼统宽泛,不具备实际意义,且与句中“短期……的趋势”相对应,“未来”更适合理解为“长期趋势”,即答案选C。 
  28。【答案】B。解析:“信息网络”在文段中多次出现,可知文段论述的中心应为“信息网络”,排除与此无关的A,D两项。文段先交代背景,指出计算机性能明显提高,后指出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结合逐渐形成信息网络,最后再强调信息网络的形成是电脑和通信发展日益结合的结果。故文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形成信息网络。答案为B。 
  29.【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城市种树虽说是共识,但种什么树却大有讲究。接着以穿衣为喻来说明。通过“有钱人”、“钱少的人”、“穷人”、“做衣服的人”、“大户人家的奴仆”、“大酒店的侍应生”对穿衣的不同选择来说明城市种树不应讲面子,不应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而要提倡求实务实的精神。故选C。 
  30.【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提出对“五一黄金周”存废的争议,接着分析其被废是一种利弊权衡的结果,最后指出如果没有必须具备的民意征求程序,而直接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决定的不恰当性。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恢复“五一黄金周”.必须具备民意征求程序。答案选D。 
  31.【答案】B。解析:三级等差数列变式。 
  32.【答案】A。解析: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1、2,4、8、(16),构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64×16=(1024)。 
  33.【答案】C。解析:第一项x2+第二项=第三项,以此类推,37×2+75=(149)。 
  34.【答案】C。解析:相邻两项之商分别为2、3、4、5、(6),下一项为20×(6)=(120)。 
  35.【答案】B。解析:间隔组合数列。奇数项1,5,25,125是公比为5的等比数列,偶数项5,25,45,(65)是公差为20的等差数列。 
  36.【答案】C。解析:第一项÷2+第二项=第三项,以此类推,10+2+14=(19)。 
  37.【答案】D.解析.二级等差数列。 
  38.【答案】C。解析:立方数列变式。 
  39.【答案】B。解析:4x2+2=10,10x2+3=23,23x2+5=51,51x2+7=109,109x2+(11)=(229)。其中,2.3、5、7、(11)为连续质数。 
  40.【答案】D。解析:分子分母交替变化。 
  41.【答案】B。  
  42.【答案】D。 
  43.【答案】C。解析:当第一年是某任校长任期的最后一年时,8年间最多有4位校长。 
  44.【答案】A。解析:设每件商品成本为x,则原来的利润为80×(100-x)。减价后单价为95元,购买总数为80+4×5=100件.利润为95×100-100x。所以80×(100-x)=9500-100x,解得x=75元。 
  45.【答案】C。解析:考虑已失分情况。要使平均成绩达到95分以上,也就是每次平均失分不多于5分。(100-90) ×4+5—4=4次.即再考4次满分平均分可达到95,要达到95以上即需4+1=5次。 
  46.【答案】B。解析:此题简化为志愿者1男2女为一组,植树3棵。则99人分为33组,每组3棵树,正好分完.因此志愿者中共有男同志33名。 
  47.【答案】A。解析:代人法。代人A项中数据,当最大的数为155时,三个连续自然数分别为155、154、153。155明显是5的倍数.154=7x22,153=9×17,符合题目,应选择A。 
  48.【答案】B。解析:10+11n和3+10n能整除d,则10(10+11n)和11(3+10n)能整除d,10(10+11n)-11(3+10n)=67能整除d,67为质数,且d>1,则d=67。 
  49.【答案】B。解析:设甲的速度为2,则乙的速度为3。甲先走了半小时,路程是2×0.5=1。此后甲、乙各走一小时.路程分别是2、3,则甲、乙所走的路程都是3,二者之比为1:1。 
  50.【答案】D。解析:根据乘法原理可知,共有8×7×5×2=560种不同的选法。 
  51.【答案】A。解析:将每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每个封闭区域中出现两次小图形,且每种小图形都只出现两次,由此选择A。 
  52.【答案】B。解析:第一组图形和第二组图形的开口方向存在对称关系:第一组第三个图形开口向右,第二组第一个图形开口向左;第一组第二个图形开口向下,第二组第二个图形开口向上;第一组第一个图形开口向上,第二组第三个图形开口向下,选项中只有B符合。 
  53.【答案】B。解析:左边与上面的黑点数之和等于右边的黑点数,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 
  54.【答案】A。解析:第一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第二组图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选项只有A项不是轴对称图形。 
  55.【答案】D。解析:左边图形折起来后,A的上面应为空白;B中三个面的相对位置不对;空白面不会和带阴影的边相接,C错误;D项可由左边图形折成。 
  56.【答案】C。解析:题干图形均可两笔画成,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 
  57.【答案】B。解析:每个图形中箭头都指向锐角,只有B项满足。 
  58.【答案】A。解析:从每行来看,前两个图形内部叠加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由此选择A。 
  59.【答案】B。解析:曲线数依次为1,2,3,4,(5)。 
  60.【答案】B。解析:图形外部多边形边数+内部黑点数=9,只有B项符合。 
  61.【答案】C。解析:甲相当于“只有小李进决赛,小张才进决赛”,即“如果小张进决赛,那么小李进决赛”,与乙是矛盾命题,故一真一假。由题干“只有一个不对”得,丙和丁是对的,则小王和小李都未进决赛。无法确定甲和乙的对错。对比选项,故答案选C。 
  62.【答案】D。解析:老许的提议为不相容选言命题“要么使用化学农药,要么使用生物农药”,即两种农药只能选择一种。B项与题干意思相同;A、C两项也都能从题干推出;老许并没有确定哪种药更好,故不能推出D项。故答案选D。 
  63.【答案】B。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天不下雨→小陈没理由不去;1月1号→小王不去;天下雨→小刘肯定不去:有人去→小张肯定去。已知活动安排在1月1号(星期五),不会下雨,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有效推理规则,可以推出小陈肯定去.则小张也肯定去,小王不去,小刘去不去不能确定,故答案选B。 
  64.【答案】B。解析:题干认为,民工之所以带现金返乡,更多是由于金融系统的服务不能适应民工的需求,是由于农村金融系统的不完善所导致的,而不全是由于心理的偏好,因此A、D两项都可以从题干推出;由“久而久之.民工们对这些金融机构便敬而远之”可以推出C项正确;由于民工带现金返乡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B项不能推出。 
  65.【答案】B。解析:题干第一句说明,过于迷信传统思维会使我们不能进行创造性思维,由此可推出B项正确:A、C、D三项题于均没有涉及,不能推出。 
  66.【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智商高的人在24个区域灰质含量更多,显然含有灰质,C项正确;并不代表智商低的人不含灰质,只是含量少一些,A项错误;B项过于绝对,其他区域灰质含量高低是否与智商有关不可知:题干最后一句只是说负责,不一定这三种能力都强,D项错误。故答案选C。 
  67.【答案】C。解析:题干中指出,高等学校在招收新教师时,除了具有博土学位的,还有少数优秀的硕士研究生,A项错误:B项“正在读在职博士”和D项“更受学生欢迎”题干均没有涉及,不能推出;由于有些高等学校现在招收的新教师中博士占大多数,因此可以推出C项正确。故答案选C。 
  68.【答案】B。解析:题干认为人类的衰减可能是由于农业的出现导致的,农业耕作后,人类受限于食物种类的减少以及疾病的蔓延,所以出现了进化衰减的现象。四个选项都削弱了这一假设,但是相比而言,B项非洲仅是早期人类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所有早期人类,不能推翻专家得出的“现代人类比早期人类身材矮小”的研究发现。 
  69.【答案】B。解析:由“张浩没打任何人的勾”可知所有人都没得全票,结合“没得全票的人李紫露都打了勾”得出,李紫露给所有人都打了勾,则李紫露给赵杰、王明打了勾。再由“对赵杰扣“勾的人,王明对这些人都打了勾”得出王明给李紫露打了勾。 
  70.【答案】A。解析:题干通过不同收入人群的安全感的对比得出结论:收入越低,安全感越低。C项直接削弱了结论:B、D两项都说明安全感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削弱了结论;A项没有涉及安全感,要削弱结论还需要在“生活成本”与“安全感”之间建立联系。故答案选A。
 71.【答案】C。解析:老师教育学生;医生治疗病人。 
  72.【答案】C。解析:曹雪芹是中国作家;莎士比亚是英国作家。 
  73.【答案】C。解析:共产党员和模范是交叉关系,企业家和MBA也是交叉关系。故答案选C。
  74.【答案】B。解析:镜片是眼镜的一部分;轮胎是汽车的一部分。桶装水不能算是饮水机的一部分。故答案选B。 
  75.【答案】A。解析:学生通过军训锻炼体能;患者通过治疗获得健康。且学生和患者都是人。故答案选A。 
  76.【答案】B。解析:药房按照药方配给药品;饭店按照菜单配给桌餐。 
  77.【答案】A。解析:国画和油画是并列关系,香蕉和苹果是并列关系。 
  78.【答案】c。解析:亚洲和欧洲是并列关系,红色和蓝色是并列关系。 
  79.【答案】B。解析:寥寥无几和屈指可数是近义词;九牛一毛和微不足道也是近义词。故答案选B。 
  80.【答案】A。解析:崛起和繁荣都可以用来修饰国家,且崛起是动词,繁荣是形容词;奋斗和精彩都可以用来修饰人生.且奋斗是动词,精彩是形容词。B项成绩是名词;C项亏损和D项规划是动词。 
  81.【答案】B。解析:田盲的定义要点有:①青年农民;②碰到稍复杂的农活就一筹莫展。A项老李的儿子和D项金融经理人并不是农民,不符合①;C项不符合②。B项符合定义要点。故答案选B。 
  82.【答案】C。解析:正面思考定义的要点是:遇到挑战或挫折时,找出方法正面迎接挑战。负面思考定义的要点则是:遇到挫折,责怪自己、环境,最后选择退缩、放弃或报复。A、B、D都属于负面思考;C项遇到问题选择找方法迎接挑战,属于正面思考。故答案选C。 
  83.【答案】D。解析:促销的定义要点是:企业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A、B、C都符合促 
  销的定义,D项只是新店开业,没有涉及促销活动,故答案选D。 
  84.【答案】c。解析:三无农民的定义要点是: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A项大学生是享有社保的;B、D两项均不符合“无工作”。C项老李和老伴符合定义,是三无农民。故答案选C。 
  85.【答案】B。解析:准群体的定义要点是:①没有组织结构;②有一定程度的共同关注点;③有可能在某些时候形成集团。A项大家族已经有组织结构,不符合①;B项符合定义;C项不符合③;D项某部官兵也不符合①。故答案选B。 
  86.【答案】A。解析:二次污染的定义要点是:由污染源排入环境后生成新的污染物。B项噪声、C项农药残留、D项二手烟均不是新生成的污染物,不符合定义;A项尾气有害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污染物,符合定义要点。故答案选A。 
  87.【答案】C。解析:低球技术定义的关键信息为:在推销过程中,别人接受这个小的要求后马上提出一个别人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B、D两项均不是推销的过程,A项不是立刻提出更大的要求;只有C项符合定义。因此答案选C 
  88.【答案】D。解析:红酒定律的定义的关键信息为:只要存在负面因素,就一定会向负面发展。A、B、c三项均体现了因为负面因素的影响,,结果向负面方向发展。D项调皮的学生没有使班级向负面方向发展.反而自身向正面方向发展,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D。 
  89.【答案】A。解析:职场失语症的定义要点是:①失去了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的权利;②缺乏应有的正常沟通;③被日渐边缘化。A项老王的情况符合定义要点。B项小宋是咽喉疾病,不符合①②③:C项小李可以和同事进行工作上的交流,不符合②③;D项老刘可以与上司交流提出意见,不符合①②。故答案选A。 
  90.【答案】A。解析:替代效应的定义要点是:选择另一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原先的消费或活动。A项更多地选购这些商品没有体现对原先消费或活动的替代,不符合定义。 
  91.【答案】B。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所以土地并不是国家专属所有。矿藏和水流(包括海洋)是专属于国家所有的。 
  92.【答案】A。解析:因不动产引起的行政诉讼,只能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注意,诉讼管辖的被告主义原则和不动产管辖原则发生冲突的时候,人民法院按照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原则确定管辖法院。 
  9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贪污罪的认定。《刑法》第l83条规定:“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271条规定的是职务侵占罪,《刑法》第382条、第383条规定的是贪污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94.【答案】A 。解析:《公司法》第37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照本法行使职权。”A为正确答案。 
  95.【答案】C。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充分体现出思想路线的本质属性,是思想路线的核心。 
  96.【答案】B。 
  97.【答案】D。解析:一般而言,发生市场垄断的原因大体有以下五种: 
  (1)由资源的天然禀性带来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这类产品在市场上独一无二,所有者就拥有排他性的独占权。 
  (2)创新带来的垄断。如发明的专利权、版权或商业秘密带来的独占权。 
  (3)实力和能力带来的垄断。指竞争的胜出者在一段时期内凭借其实力和经营策略而拥有的一定垄断能力。 
  (4)成本特性产生的垄断,即“自然垄断”。有些产业或产品需要巨大的一次性投资才能形成供给能力。这些投资一旦发生,就成为巨大的“沉没成本”(几乎别无他用),也会使新的竞争对手因进入成本巨大而被排挤在外,从而形成自然垄断。 
  (5)强制势力形成的垄断。即通过运用非经济的强制力量,清除竞争对手,保持对市场的排他性独占。这种强制的势力,可以是高度非制度化的,如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也可以是高度制度化的,如政府管制牌照数量。或由立法来阻止竞争而产生的行政性垄断。 
  98.【答案】C。解析:增加财政支出,会带来政府购买和投资的增加,无法解决投资扩张的问题,可排除A。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会带来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也无法抑制投资扩张,可排除B。增加国债规模,使更多的资金用来购买国债,从而货币回笼,届时尽管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会减少,但是回笼的货币在财政收支盈余或者平衡的情况下仍将用于投资,所以增加国债的规模不一定能起到抑制投资扩张的目的,可排除D。提高贷款利率,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成本,从而抑制投资,答案选C。 
  99.【答案】B。 
  100.【答案】C。 
  101.【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折扣、佣金是合法的,回扣则应以行贿、受贿论处,区别的关键标准是看是否如实入账。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以表面形式来简单地判定三者,如题中广告上所写的回扣其实是折扣。 
  102.【答案】D。解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对国家经济起着主导作用。但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邓小平强调的就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否则就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03.【答案】c。解析: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活跃、最根本的动力。 
  104.【答案】B。解析:天空并不是蓝色,但我们看到的是“蓝色的天空”,这是由于太阳光对红光等波长较长的光波、蓝光等波长较短的光波的透射和散射能力不同造成的。同样,飞行员飞到一定高度,越往高处天色越暗,这并不是高度增加,阳光的透射能力减弱和云层挡住了太阳光线,而是,云层变薄,大气对阳光的色散能力转弱,所以。飞行员发现天色越暗。所以A、C、D是错误的,只有B是正确的。 
  105.【答案】C。解析:A项是l947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上制定的,B项是l950年6月28日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D项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 
  106.【答案】C。 
  107.【答案】D。解析:“子虚乌有”出自司马相如《子虚赋》,原句为:“楚使子虚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108.【答案】C。解析: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也就是板块和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分别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的地带。 
  109.【答案】D。解析:日食,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月球把太阳全部挡住时发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时发生_日偏食,遮住太阳中央部分发生日环食。因此,D项不正确。 
  110.【答案】A。 
  111.【答案】C。解析:由材料第一段可知,2011年1-10月,湖南省累计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59.59亿元,同比 
  112.【答案】B。 
  113.【答案】A。 
  由材料第二段可知,前10个月,全省累计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6.58亿元,同比增长21.6%.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则2009年1-10月全省累计实现邮政业务总量约为 
  114.【答案】D。解析:由材料第四段可知,2011年10月末全省共拥有3G用户数362.98万户,比上年同期增 
  115.【答案】B。解析:A项,由材料第二段可知,2011年1—10月全省累计订购报刊杂志数5.4l亿份.同比增长6.0%,则2010年1-10月份全省订购报刊杂志数为5.41+(1+6.0%)=5.X亿份,A错误:B项,由材料第三段可知,2011年前三季度全省同城投递581.9万件,国际及港澳台投递41.1万件,则前者是后者的581.9+41.1=14倍,B正确;C项,由材料最后一段可知,10月末固定电话用户1019.23万户,比上年同期减少91.28万户,C错误,D项,由材料的最后一句话可知,2011年10月末互联网用户数488.65万户,增长29.6%,350×(1+29.6%)<350+350x0.3=455<488.65,即488.65÷(1+29.6%)>350万户,D错误。 综上,选B。 
  116.【答案】B。解析:由材料第一段可知,2009年7月的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9.4%.比上月增速提高了5.4个百分点,则所求为19.4%-5.4%=14.0%。 
  117.【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环比增长率。A项为38+(181—38)=38+143<42+140:30%;B项为11÷(174-1 1):11÷l63<11÷110=10%;C项为19+(57-19)=19+38=50%;D项为2÷(5—2)=2÷3=66.7%,D项最大。 
  118.【答案】A。解析:由第一段中“2009年7月钢坯进口量为57万吨,比上月增加19万吨”可知,6月钢坯进口量为57-19=38万吨。第二段中可知1~7月钢坯进口量为323万吨,则1-5月钢坯进口量为323—57-38=228万吨,月平均进口量为228+5=45.6万吨。 
  119.【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2009年1—7月全国粗钢产量为31731万吨,同比增长2.9% 
  120.【答案】D。 
  121.【答案】C。 
  122.【答案】A。 
  123.【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要求我们可以推出求的是2009年在校生人数×1.2<2010年在校生人数的学科数。哲学,5.4×1.2=6.48<6.6千人,符合题意,经济学,359.9×1.2=359.9+359.9×0.2<360+360×0.2=432<466.4千人,符合题意,以此类推进行计算,可知除历史学、理学、农学外,其余8个学科均符合题意。正确答案应为B。 
  124.【答案】C。解析: 
  如下表所示.2010年高校招生人数为9033.5+1337.2-7190.8=3179.9千人=318万人。 
  125.【答案】B。解析:2010年非新生的在校生=2009年在校生-2010年毕业生。 
  126.【答案】B。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a=(11565.0-10027.7)+10027.7×100=15.3,b=(3180.9-2890.7)+2890.7×100=10.0,所以a-b=15.3-10.0=5.3。 
  127.【答案】A。解析:由图1和图2可知,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05.2÷(1+12.4%)=6232.38元,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99.4÷(1+2.0%)=2254.31元。故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同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6232.38—2254.31=3978.07元。 
  128.【答案】D。解析:由图1计算可得,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05.2×(1+12.8%)=7901.9元。 
  129.【答案】C。解析:由图2直接计算可得,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少(3665.7-3180.9)+3665.7=13.23%。 
  130.【答案】A。解析:2005-2007年年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913.4+10027.7+11565.0)÷3=10168.7元,2005-2007年年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90.7+3180.9+3665.7)+3=3245.77元,二者之差即为所求,10168.7-3245.77=6922.93元。



公安招警考试

推荐图文

热门点击排行

©2015 hxp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3002816号-1
华夏培训网唯一网址www.hxp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