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信息
各地考试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招考 » 言语理解 » 正文

2012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指导(2)


时间:2012-09-21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浏览次数:68  【华夏培训网: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例题1】拿起一本日历,随手一翻,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人的一生不就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

【例题1】拿起一本日历,随手一翻,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人的一生不就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的是( )。

  A.“明天”是未知的,它隐含着一种希望

  B.“今天”太短暂,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拥有明天

  C.人不能改变昨天,但可以把握今天和决定明天

  D.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

  【例题2】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一个个体总是希望获得别人和社会的赞同,并想控制社会交往的结果,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社交场合中的形象。这种形象包括语言、仪态、穿着、动作等。印象管理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事实,每个人有意无意的都在进行印象管理。

  这段文字的作者可能不赞同以下哪个观点?( )

  A.形象应作为一个人最为重要的基本素质

  B.世界上成功的巨人们无不在乎自己的形象

  C.无论我们认为从外表衡量人是多么的肤浅和愚蠢,但社会上的人每时每刻都在根据你的服饰、发型、手势、声调、语言等自我表达方式判断着你

  D.关于形象的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工作升迁、商业交易、人际关系甚至是自尊和自信,并最终影响内心的幸福感

  【例题3】在我国,人们并不十分相信法律,那是因为法律的作用让位于权力的作用,法律所能调控的问题远远少于而且弱于权力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这种情况最终伤害的是每个人。因为当人们不相信法律能够为自己和社会带来公正时,就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寻求权力下的机遇,这种个体“精明”的普遍化、群体化,会造成整个社会运转成本加大,最终危及和损害的仍是每个个体的根本利益。

  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我国迫切需要塑造信仰法律的司法文化

  B.我国法律制度不完善,体制还存在问题

  C.司法权与其他权力分配上存在的缺陷影响了司法的公正和公平

  D.法律的作用永远无法替代权力

  【例题4】无论是出于策略考虑还是由知识结构决定,总之康有为是以“托古改制”,这一中国历代“改革者”最常用的方式,登上近代中国的思想、政治舞台的。他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春秋董氏学》,以鬼斧神工之法颠覆了几千年来的孔子和儒学形象,“再造”了一个“改革”的孔子和儒学,为自己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合法性。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

  A.康有为积极主张奉孔子为“圣人”,用新学说、新理论重新解释孔子,是因为孔子所见或有与当日“新学”相暗合之处

  B.居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康有为独具慧眼,犹以保教为尊孔子,为改革创造了理论依据

  C.作者对康有为“托古改制”,颠覆几千年来的孔子和儒学形象持否定态度

  D.康有为保教尊孔,妨碍思想自由,阻碍了真理在国人中的传播

  【例题5】将下面七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

  ①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

  ②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

  ③它们长在峰顶、长在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④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

  ⑤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

  ⑥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⑦黄山的松树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

  A.⑦⑤②⑥④③① B.⑦⑤①②⑥③④

  C.②⑥⑦③④①⑤ D.②⑥③④⑦①⑤

  【例题6】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人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

  本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鲑鱼坚韧的性格和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B.鲑鱼顽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深思

  C.生命本能具有根源感

  D.人应该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例题7】中国的传统庙会是集宗教祭祀、文艺表演、商品交易为一体的民间集会。庙会的最初形式并没有商品交换的内容,而只是纯粹的宗教祭祀活动。随着集会人数的不断增多,自然也就导致商人的汇集,定期的集市也就自然形成。演变到后来,庙会商品交易的功能变得比宗教祭祀功能更为重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庙会商品交易的功能比宗教祭祀功能更为重要

  B.宗教的传播带动了商品的流通

  C.庙会的最初形式并没有商品交换的内容

  D.商品的流通也带动了宗教的传播

  【例题8】新军事变革中美国陆军数字化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果,但由于作战指导和作战理论的失误,大大限制了信息化武器装备效能的发挥,使地面部队陷入高不成低不就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所以,在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指挥员的高科技素质和对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操控能力。否则,一到战场就会出现混乱,手里握有非接触作战武器,还要进行接触作战,结果把信息化武器装备扔到一边继续使用传统的枪炮作战,这是非常沉痛的教训。

  本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A.作战指导和作战理论的重要性 B.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效能的发挥

  B.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弊端 D.信息化战争中的武器装备

  【例题9】在报道冲突的背景情况时,平衡(不偏不倚)的立场特别重要。一定不能蓄意地操纵事实以有利于一方的观点,每一方的观点都应该被公正地报道。然而,这种平衡的观念并不意味着尽量以一种公正的方式去隐藏或掩饰某种不公正是正当的。如果所有的媒介都接受这种对平衡报道的不正当解释,那么公众将会得到这样一种印象,就是冲突的每一方都有基于其自身的平衡的衡量公正的标准,这是和我们的生活经验与常识相矛盾的。

  下列最能够表达上述论证的主要观点的是( )。

  A.平衡的报道向公众提供一个事件的背景,其中冲突的所有各方都有平衡地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B.我们的生活经验表明,确实存在由于不公正而引起冲突的事例,其中一方明显是错误的

  C.平衡的报道是无法实现的理想,因为对平衡的判断必然是主观的

  D.平衡的报道要求无偏见地揭露所发生的不公正现象,就像公正地报道冲突各方的观点一样

  【例题10】虽然中国一直有重读书的优良传统,但目前我国的图书阅读却不尽如人意。在我国图书阅读者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只有4.5本。这个数字与犹太人的64本、前苏联的55本的阅读量相比,相距甚远。电子阅读的出现为我们实现超越提供了可能。只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实施电子图书发展战略,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推动传统图书产业的升级和革新,就一定能够顺利推进全民阅读、不断提升全民的阅读力,做一个没有书香的书香大国。

  本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A.中国的图书阅读传统有待恢复

  B.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图书

  C.电子阅读的出现可以改善我国不尽如人意的图书阅读现状

  D.我国要争取做没有书香的书香大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文段的前半部分一直在说“明天”的不可预知性,充满了希望,就像是一间空屋子,“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但“可是”之后话锋一转,说的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使用过的日子抓不住”说明昨日不可追、“感到岁月匆匆”暗指今日不可留,要把握今天。故结合起来C项为最佳选项。

  2.B【解析】这是一道态度观点题,考查考生通过文段准确把握原作者态度、倾向性的能力,关键在于转换观念,切忌带入常识。做这道题时我们默认作者是印象管理派的发言人,文中所述即为其观点。文段认为“一个个体总是希望获得别人和社会的赞同”、“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社交场合中的形象”、“每个人有意无意的都在进行印象管理”,据此我们可得出其一直在强调形象及印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A、C、D均为其转述或补充论证,只有B是主观猜测,而且说法绝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3.A【解析】文段一开始就强调“在我国,人们并不十分相信法律”,接下来阐述原因、结果及其危害,不难发现作者通过深层论述是想揪出问题的根源即“人们不相信法律”,进而呼吁“我国迫切需要塑造信仰法律的司法文化”,故本题选A。B项文中并没有明确提到或讲述我国存在法制问题;C项是偷换概念,文段中的“权力”并非指“司法权”;D项明显表述不当,与原文所持观点有严重出入。

  4.C【解析】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首先根据关键信息点“无论……还是……总之……”、“再造”、“改革”等词语可粗略看出作者对文段内容的态度,再用排除法可选出答案C。A项自相矛盾,如若康有为认为孔子所见与今日新学暗合,则其应接受新学而非尊孔;B项根据历史康属保皇守旧一派,“独具慧眼”一般用来形容对新事物的发现能力;D项说法证据不足,属主观猜测。故本题选C。

  5.C【解析】本题属于语句排序题。通过阅读可以发现,第六句“首先”应该与第二句的提问衔接,与第六句衔接的应该是第七句和第三句,是对黄岩松顽强生命力的描述;接下来应该是第四句“还”与第六句并列,相应地与第四句衔接的句子为第一句,是对黄岩松特有天然造型的描述,最后是第五句话与第一句承接。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6.C【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段文字描述了鲑鱼出海、溯源和回归的一个过程,它们溯源的目标是回归,不管过程有多艰难都要克服,最终完成生命之旅,这主要表明了生命本能的根源感。A项不是文段叙述的重点,B项和D项无从推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7.B【解析】文段主要在描述庙会的宗教祭祀功能和商品交易功能之间关系的演变。A、C项说法片面;D项与文意不符,是宗教传播带动了商品流通。故本题答案为B。

  8.A【解析】主旨概括题。本题的解题要领在于对关键信息的把握。文段共三句话,第一句是原因,第二句是结论,第三句是针对结论的进一步论证。故第二句为本段文字的重点,即“要特别强调指挥员的高科技素质和对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操控能力”,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是对这一重点内容的概括。B选项文段并未过多介绍;C项表述错误;D项过于宽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9.D【解析】本题是观点类题目。题干中先提出平衡的立场特别重要,而后面才是本题强调的主要内容,即要公正地揭露不正当的现象。题干中没有提到A项冲突的各方都有平衡地为自己辩护的权利。B、C项中的内容题干中没有提到。故D项正确。

  10.C【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的前三句指出我国的图书阅读现状;接下来转折,引出主题,电子阅读的出现能够改善这一状况,顺利推进全民阅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不是文段所要表述的重点;B项过度推断了文段主旨;D项以结果、影响充当主旨,错误。

公务员报名公务员考试面试行测申论

©2015 hxp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3002816号-1
华夏培训网唯一网址www.hxp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