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信息
各地考试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高考 » 成人高考试题 » 高起点 » 语文 » 正文

2014年成人高考高起本语文基础知识模拟(3)


时间:2014-04-14 来源:成人高考网 浏览次数:63  【华夏培训网: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吮吸(shǔn)  胸脯(p) 一撮毛(zuǒ) 同仇敌忾(ki)  B.嗔怒(chēn) 湍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吮吸(shǔn)  胸脯(pú) 一撮毛(zuǒ) 同仇敌忾(kài)

  B.嗔怒(chēn) 湍急(tuān) 配给制(gěi) 怙恶不悛(quān)

  C.炽热(chì) 胴体(tóng) 压轴戏(zhòu) 良莠不齐(yǒu)

  D.毗邻(pí) 砧板(zhān) 涮羊肉(shuàn) 横刀立马(héng)

  解析:B项中的“配给制”中的“给”应读jǐ,C项中“胴体”中的“胴”应读dòng,D项中“砧板”中的“砧”应读zhēn。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谈笑风生  一筹莫展  继往不咎  两全齐美

  B.明察秋毫  一如既往  徇私舞弊  计日程功

  C.黄粱一梦  敷衍塞责  断章取义  闲情逸志

  D.望风披靡  不胫而走   带罪立功  恼羞成怒

  解析:A.“继”应为“既”,“齐”应为“其”;C.“志”应为“致”; D.“带”应为“戴”。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两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认真________了与会代表的许多宝贵意见。

  ②在众多采访的记者面前,与谈笑风生的女儿相比,张老汉就显得________多了。

  ③在某些人眼里,擦皮鞋是遭人________的职业,然而下岗女工胡秀兰却毅然背上工具箱,走上了街头。

  A.聆听 拘束 鄙视 B.倾听 拘谨 鄙视

  C.聆听 拘谨 蔑视 D.倾听 拘束 蔑视

  解析:“倾听”用于上级、长辈对下级晚辈;“聆听”用于下级、晚辈对此有、长辈。“拘谨”重在“谨慎”“小心”;“拘束”重在“过分约束自己”,在记者面前用“拘谨”合适。“鄙视”意为看作鄙俗、低劣;“蔑视”着重指用轻蔑的态度小看,对“擦皮鞋”这一职业而言,用“鄙视”合适。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C.为把该市建成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特大城市,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D.近年来甲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解析:A .“汗牛充栋”指(因为书多)装满了屋子。C.“集思广益”使用范围不当,不能用于互相讨论。D .“筚路蓝缕 ”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此处误解词义。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了解,我市移动电话部门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对今年发送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B.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普通话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你被录取了。”

  C.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D.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深深危及绝大多数中国人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A项缺少宾语,应在“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后加上“的情况”;B项:“传来……的声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又出现了一个谓语动词“说”,两个句子混杂在一起,形成句式杂糅的毛病;C项“防止”“免遭”连用造成否定失当。

  答案:D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他有很多缺憾与局限,但他有着作为“人”最为可贵的一些品格,诸如热忱、悲悯等,而这些又正是很多人(包括一些所谓的成功者)所丢失的。

  B.到武汉古琴台去的人,未到之时,首先会想到钟子期和俞伯牙。到了之后,首先会谈到钟子期和俞伯牙。

  C.为中国获得北京奥运首金的陈燮霞,看上去似乎只是一位十五、六岁的中学生。

  D.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去粗取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解析:B.应将中间的句号改为分号;C.约数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D.“提高”“集中”后的顿号应该为逗号。

  答案:A

  7.补写出下面各句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

  (1)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厥有《国语》。(司马迁《报任安书》)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力拔山兮气盖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

  (4)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答案:(1)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4)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成人高考

©2015 hxp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3002816号-1
华夏培训网唯一网址www.hxp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