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站
北京 云南
找培训,就上华夏培训网
精选优质培训机构,推介最新教育资讯
分类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资讯 » 备考辅导 » 专升本 » 艺术概论 » 正文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题1参考答案

广告1广告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25   来源:成人高考网  【华夏培训网: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一、选择题  1.B 2.C 3 .D 4.A 5.C 6.D 7.B 8.D 9.A 10.D 11.D 12.C 13.B 14.A  二、境空题  15.艺术构思艺术表现(或:
              一、选择题

  1.B 2.C 3 .D 4.A 5.C 6.D 7.B 8.D 9.A 10.D 11.D 12.C 13.B 14.A

  二、境空题

  15.艺术构思    艺术表现(或:艺术传达)

  16.具象性      情感性     创造性

  17.审美想像    审美情感    审美理解

  18.空间艺术     时空艺术

  19.旦    净     丑

  20.楷书   行书     草书

  21.文艺复兴

  22.云岗石窟      龙门石窟

  23.间接性     广阔性     想像性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24.(1)审美认识功能(或审美认知功能)。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人生。

  (2)审美教育功能。引导人们正确理解。认识生活,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审美娱乐功能。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4)三种功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

  25、(1)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

  (2)灵感有三个主要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26.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

  27.(1)艺术家的修养①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②广博的知识;③深透的思想;④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2)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①敏锐的感知能力;②丰富的想像力;③精湛的艺术技巧。

  28.(1)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2)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和意境。

  (3)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9.(1)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遴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但是艺术活动也包含认知因素,认知在艺术活动中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知。

  (3)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内涵。

  29.(1)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直观感受。

  (2)体验与想像。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景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像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使审美愉悦逐渐生成。

  (3)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目标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完善与变异,正是再创造的结晶。

  30.略(论述题答题要求:观点正确,结合实例,论述严谨)

 
 
[ 成人高考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成人高考资讯
点击排行
 
 
机构主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滇ICP备11001059号
©2008-2010 hxp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夏培训网唯一网址www.hxpx.com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