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信息
各地考试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高考 » 成人高考成绩 » 专升本 » 政治 » 正文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邓论部分练习题[专升本-政治]


时间:2011-04-25 浏览次数:80  【华夏培训网: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一、选择(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什么是社

一、选择(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
A.发展道路问题 B.根本任务问题 C.发展战略问题 D.发展阶段问题
  
2.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实际依据是我国正处于( )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 )
A.供求机制 B.激励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化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 )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 )
A.按劳分配 B.共同富裕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资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8.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 )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9.“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 B.港澳台高度自治
C.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D.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10.社会主义各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B.生产关系为标准C.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阶级斗争为标准
  
11.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 )
A.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体现 B.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C.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D.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12.可持续发展强调( )
A.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B.经济的发展 C.人口的发展 D.高科技的发展
  
13.“三讲”中的核心是( )
A.讲学习 B讲政治 C.讲正气 D.三个代表
  
14.邓小平理论中,反复强调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消灭剥削 B.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C.发展生产力 D.实现共同富裕
  
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
A.新中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实行改革开放
  
17.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
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
  
18.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
  
20.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依据是( )
A.按劳分配规律 B.商品经济价值规律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规律 D.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规律
 

21.我国的国体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
  
22.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是( )
A.资本主义民主 B.社会主义民主 C.原始公社民主 D.共产主义民主
  
23.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的基础是( )
A.爱国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社会主义 D.“一国两制”方针
  
24.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 )
A.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 B.先人后己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25.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叶九条” B.“邓六条” C.“一纳四目” D.******提出的八项主张
  
26.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制 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
  
27.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 )
A.改革开放 B.独立自主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三个有利于”
  
28.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 )
A.直接动力 B.惟一动力 C.最终动力 D.次要动力
  
29.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 )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具体目标是实现( )
A.综合机械化 B.生产自动化 C.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D.科学化
  
3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要使市场( )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32.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
A.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B.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C.生产力状况 D.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
  
33.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是( )
A.劳动者生活的第一需要 B.劳动者谋生的手段
C.劳动者创造财富的惟一源泉 D.既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又是其生活的第一需要
  
34.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邓小平理论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5.“一国两制”构想最先是为解决( )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经济特区问题
  
36.我国的政体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7.以下属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 )
A.依法治国 B.坚持市场经济体制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8.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B.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是促进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
  
3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 )
A.民主 B.集中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当家作主
  
40.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41.中国共产党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2.邓小平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时间是( )
A.1980年 B.1984年 C.1987年 D.1992年
  
4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 )
A.改革开放目标实现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21世纪中叶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4.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重点是( )
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学 B.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
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D.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45.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 )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46.关于我国当前个体经济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不存在雇佣关系B.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C.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D.提供产品,繁荣市场
  
4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48.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
A.阶级斗争 B.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C.民族矛盾 D.经济文化的差异
  
49.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50.邓小平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5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52.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是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B.服务于社会主义的C.在野党 D.民主主义的政党

53.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是( )
A.替代关系 B.发展关系C.继承关系 D.继承和发展关系
  
5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
A.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B.特指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
C.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D.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55.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 )
A.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B.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
C.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 D.我国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5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B.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57.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主要是靠( )
A.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 B.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量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D.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
  
5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
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59.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
A.计划 B.金融 C.市场 D.财政
  
60.在我国现阶段,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C.混合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D.私营经济
 

61.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该主要体现在( )
A.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对人民民主,对敌人专政 D.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62.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
A.一靠资金,二靠技术 B.要靠改革开放 C.要靠安定团结 D.要靠自己的发展

6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 )
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B.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是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64.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
A.武力统一 B.只争取和平统一 C.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65.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 )
A.抓物质文明 B.抓精神文明 C.两手都要硬 D.先抓物质文明,后抓精神文明
  
66.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解决敌我矛盾 B.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7.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中,居首位的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
  
6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公司制
  
6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加强科学精神建设 B.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C.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D.坚持为人民服务
  
70.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着的特点是(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革命性 D.科学性

71.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一切为了群众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一切依靠群众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4.简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本大题满分20分)
  
1.试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2.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说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3.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推荐图文

热门点击排行

©2015 hxp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3002816号-1
华夏培训网唯一网址www.hxp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