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信息
各地考试

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从业资格 » 模拟试题 » 公司信贷 » 正文

银行从业考试《公司信贷》2012年模拟试卷答案1


时间:2013-01-06 来源: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网 浏览次数:30  【华夏培训网: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1. A [解析]贷款档案的保管期限自贷款结清(核销)后的第二年起计算。其中包括:(1)5年期:一般适用于

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 A [解析]
贷款档案的保管期限自贷款结清(核销)后的第二年起计算。其中包括:
(1)5年期:一般适用于短期贷款,结清后原则上再保管5年;

(2)20年期:一般适用于中长期贷款,结清后原则上再保管20年;

(3)永久:经风险管理部及业务经办部门认定有特殊保存价值的项目可列为永久保存。故A 选项说法不正确,B、C、D选项说法正确。

2.D[解析]依法收贷的对象,是不良贷款。故D选项符合题意。

3. D[解析]凡利用国外借入资金对国内转贷的贷款展期问题,应按“挂钩”和“脱钩”两种方式区别处理。。。挂钩,,方式指按照与国外银行签订的贷款协议规定的条件对内转贷;“脱钩”方式指在借款人接受和总行同意的情况下,按照不同于国外贷款协议规定的条件对内进行转贷。故A、B选项说法不正确。凡采用“挂钩’,方式转贷的,一般不允许展期。借款人在国内转贷协议规定的每期还款到期时未能偿还的款项,均应按逾期贷款处理。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D选项说法正确。

4. C[解析]红色预警法重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故C选项符合题意。

5. B[解析]管理状况监控是对企业整体运营的系统情况调查,尤其是对不利变化情况的调查。此部分调查的特点是对“人及其行为”的调查。故8选项符合题意。

6.D[解析]凡采用“脱钩”方式转贷的,在国内贷款协议规定的每期还款期限到期前,经银行同意,视其具体情况允许适当展期,但每次展期最长不超过2年,且展期后国内转贷协议规定的每期还本付息额和累计还本付息额不得低于同期国外贷款协议规定的每期还本付息额和累计还本付息额;展期后的
贷款最终到期日不得迟于国外贷款协议规定的最终到期日。

7.D[解析]蓝色预警法侧重定量分析,根据风险征兆等级预报整体风险的严重程度,具体分为两种模式:
①指数预警法,即利用警兆指标合成的风险指数进行预警。

②统计预警法,是对警兆与警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确定其先导长度和先导强度,再根据警兆变动情况,确定各警兆的警级,结合警兆的重要性进行警级综合,最后预报警度。

8.D [解析]对于抵押贷款的展期,银行为减少贷款的风险应续签抵押合同,同时做到:
①核查抵押物的账面净值或委托有相关资格和专业水平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有关抵押物的重置价值,并核查其抵押率是否控制在一定标准内;

②如果抵押物价值不足,抵押人应根据银行的要求按现有贷款余额补充落实抵押物,重新签订抵押合同;

③抵押贷款展期后,银行应要求借款人及时到有关部门办理续期登记手续,使抵押合同保持合法性和有效性;

④切实履行对抵押物跟踪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核对抵押物,监督企业对抵押物的占管,防止抵押物被变卖、转移和重复抵押。

9. A[解析]
对于银行转贷款而言,国内借款人向银行的提前还款与银行作为借款人向国外银行的提前还款,通常有“挂钩”和“脱钩”两种业务模式:前者即国内借款人向银行的提前还款,以银行向国外贷款行提前还款为前提,同步进行;后者即或者国内借款人向银行提前还款,或者银行向国外贷款行提前还款,二者不同步。

10·B[解析]在风险预警处置流程中,对于出现的较大风险,客户部门无法自行在3个月内控制和化解处置的,应视贷款金额的大小及风险状况及时报告授信审批行风险资产管理部门或信贷管理部门,由授信审批部门调整客户分类和授信方案,介入风险认定和处置。

11·A[解析]在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程序中,风险分析是按如下步骤进行的:
①收集到的信息经过适当的分层处理、甄别和判断;

②进入预测系统或预警指标体系中;

③预测系统运用预测方法对未来内外部环境进行预测;

④预警指标经过运算估计出未来市场和客户的风险状况;

⑤将输出结果与预警参数比较,以便作出是否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警报的判断。

12·A[解析]
银行对借款人进行贷后财务监控时,应核实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
①报表如为复印件,需公司盖章;

②报表如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需有完整的审计报告(包括附注说明);

③报表应含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同时,银行还应对应收账款、存货、对外投资等关键性数据进行抽样核实,并进行横向(同类客户之间)与纵向(同一客户不同时间)的比较,以判断其财务数据是否合理,企业经营有无异常。

13·B[解析]在信贷经营中,银行对企业监控的重点是一些可能导致经营风险的异常状况:如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处于停产、半停产或经营停止状,-5;企业的业务性质发生变化;主要数据在行业统计中呈现不利变化或趋势;兼营不熟悉的业务或在不熟悉的地区开展业务。A项属于企业生产的正常波动,不属于显著的变化;8项企业的业务性质发生变化,如转型不成功,将会给企业带来较大影响,银行应重点监控;C项企业的利润率在行业中呈现出了有利的变化;D项企业在熟悉的地区开展熟悉的业务,一般也不会导致经营风险。

14·A[解析]对于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裁决书,当事人不履行的,银行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2年。

15·D[解析]ABC三项都有利于企业的经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D项企业未实现预定的盈利目标,表明企业的经营存在困难和问题,可能为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16·B[解析]目前,在我国银行业实践中,风险预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风险预警方法按运行机制划分主要有3种:
①黑色预警法,不引进警兆自变量,只考察警兆指标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即循环波动人生;

②蓝色预警法,侧重定量分析,根据风险征兆等级预报整体风险的严重程度;

③红色预警法,重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17.C[解析]
贷款发放后,银行应密切关注保证人的保证意愿是否出现改变的迹象:如保证人和借款人的关系出现变化,保证人是否出现试图撤销和更改担保的情况。同时还应分析其中的原因,判断贷款的安全性是否受到实质性影响,并采取相关措施。

18·B[解析]对于设立了保证或抵(质)押的展期贷款,在到期后仍不能按时偿还时,银行才有权向担保人追索或行使抵(质)押权,以弥补贷款损失。。

19·D[解析]
管理状况监控主要关注借款人的管理水平、管理结构、人员变化、员工士气变化及企业内部道德风险,管理层的品位和修养、中层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主要股东或管理企业的状况变化均属于企业管理状况范畴,借款人在银行存款状况反映的是企业与银行的往来情况。

20·D[解析]对于以抵(质)押品设定担保的,银行要加强对抵押物和质押凭证的监控和管理。对抵押品要定期检查其完整性和价值变化情况,防止所有权人在未经银行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处理抵押品。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推荐图文

热门点击排行

©2015 hxp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3002816号-1
华夏培训网唯一网址www.hxpx.com